我的50公里越野跑,放弃比坚持更难
上周末参加了一场50公里越野跑。先说结果,没能完赛,在45公里处退赛。
这几天的小红书首页一直被「东北168」相关信息刷屏,十条里面九条都是吐槽的。事实上也确实很多地方都值得一吐为快,被暴雨冲毁的赛道,冒雨出发,救援缺失……很多地方都让我觉得主办方是个草台班子。
报名及备赛
去年跑完崇礼168的30公里组别后,就想着下次挑战50公里。最终选定了「第一届东北168BigK2025本溪桓仁五女山越野赛」,没啥特别的原因,就是近。第二就是时间也合适,7月报名,9月比赛。
备赛也算得上认真,每周4天跑非铺装路面,再加一次爬升,甚至每周还安排5次力量训练,臀腿、核心跟肩颈都有练。状态也还不错,直到进入8月,秋天的风吹来了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结膜炎。完全没法户外跑,训练积极性也逐渐被吹散。
这个时候,我的努力就只剩下每天两瓶甜菜根。还有不断确认装备,穿哪双鞋、用哪根登山杖、背哪个越野包、包里装点啥吃的……
总之,相信凭借自己对储备糖原的认真程度,自信的认为至少会在关门前30分钟抵达终点。
雨战五女山
50公里组是6号早上8点跟100公里、30公里及10公里一起出发,168公里则在前一天的中午13点率先起跑。6号夜里下起暴雨,一直到发枪起跑都有细雨作伴。
>>>>10.67km-CP1五女山
迎着细雨上山其实还蛮舒服的,起跑的时候雨不算大,而且因为下雨我的过敏症状几乎没有。一直都是环山步道,跑起来也非常轻松。登上999级台阶后心情更是十分美丽欣赏风景,眺望桓仁水库。
很快抵达第一个补给点,有香蕉、橘子、坚果、小饼干、馒头、饭团、可乐、大米粥等补给,这里也是很多跑友吐槽的地方,觉得过于简陋。但我个人觉得还好,就是摆放不够精致,但该有的都有。工作人员也很热情,帮着接水打粥甚至剥香蕉。电解质水应该是冲兑的,喝不出跟水的区别,还好自己带了电解质粉。
但是!没有厕所!这我是真的很难接受。因为,真的很想上厕所!(但在这里,我真的第一想法就是厕所应该就在前面,再跑跑可能就看见了。也不知道为啥就这么单线条思维。)
>>>>20.86kmCP2高丽沟
雨仍然没停,路面上的泥巴也多了起来。咱东北真的是黑土地,一路小黑泥巴。据说前段时间当地下过暴雨,所以山上很多折断的树枝,地上也很泥泞,整体路况真的蛮有挑战的。
这段路整体跑下来还挺喜欢的,有挑战,有乐趣,对于能完赛也非常有信心。
>>>>32.09kmCP3黑沟
在CP2,50公里就是单独的路线,因为赛事规模也很小,报名50公里的人更是非常少,越跑越没人。
幸运的是,在这段路遇到了同目标的搭子,甚至开始预定倒数第一和第二的冲线时刻。
这段路线包括松树林,还路过养蛙地养参地,都挺有意思。直到一段全是石头的下坡路,真的让我有些崩溃,不敢快,不敢站,颤颤巍巍往下走,这段路有很长,走的就很崩溃。生怕一步错,就被尖尖的石头重伤。虽然觉得难,但也享受这种乐趣。
>>>>40.14km窄沟
好不容易抵达CP4,天色已经擦黑。而我路上遇到的搭子,也在路上与我say再见,他决定在这里退赛。
我和一个大姐觉得都还能坚持,于是新的搭子组合诞生,我们一块往山里走去。
对了,天一黑,温度真的很低。我换上了冲锋衣也带上头灯(感谢曹教练借我的头灯,嘎嘎亮!)。带上头灯后我体验到了什么叫蚊子的晚餐,我是个不招蚊虫的人,所以完全没喷防蚊虫的,但是一开头灯,巨多蚊虫向我进攻。以后进山,尤其晚上,还是要带点防蚊虫的。
之前朋友跟我说,晚上的山跟白天的山不一样我还没啥感觉,但这次有了。黑,望不到山顶,也看不到山脚,配合无能的体力绝望、恐惧与想完赛的信心开始打架。这时候我身后的大姐还摔了一下。
所以在两山之间的大路上我提出退赛,大姐也同意。于是,我的50公里越野就停在了45公里处。
退赛不遗憾
虽然没跑到终点,但也不算遗憾。只要活着,一切皆有机会。下次再战。
对组委会的几点质疑:补给站为何不见医疗人员?蓝天救援队的身影又在哪儿?赛道的收尾保障究竟存不存在?中元节办越野就这么大胆吗?真的就这么不在乎选手的安全吗?
听说有人摔骨折,有人等救护车一小时不见踪影。虽不知真假,但着实让人质疑组委会的安全意识。
(请容我多问一句:为什么连一个厕所都看不到?!)
主办方若能把请水军、搞形式的精力,分一半用于赛事安全,整场体验都会截然不同。强装检查流于形式、体检报告无人核验——这些环节要么不做,要么就请认真做。
选择赛事,必须慎之又慎。安全,永远该被放在首位。
最后,衷心祝愿所有跑者:愿你们顺利中签,快乐奔跑,平安回家。
#来,评论区聊聊 #
「参加过最好的越野赛事提名!咱们这应该没有托吧~」
上一篇: 好奇湃霍纳的20年
下一篇: 上马难中签实际结果或许大家都不知道